亚盈体育(中国)有限责任公司

您好,欢迎访问河北大学亚盈体育(中国)有限责任公司官方网站!

卫生检验与检疫培养方案

2017/12/6 15:58:23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本科教育

一、专业介绍

卫生检验与检疫专科专业始建于1984年,距今已有近三十年历史,2014年招收第一批本科生。依托我校综合性大学办学资源,该专业拥有一支爱岗敬业、理论扎实、业务精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专业教师30余名,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22人,高级职称教师占80%以上。亚盈体育(中国)有限责任公司现有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13年招收第一批硕士研究生。该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拥有先进的机能实验室、形态实验室、解剖实验室和中心实验室,专业基础和专业教学实验室有卫生化学实验室、卫生统计学实验室、流行病学实验室、环境卫生学实验室、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室、卫生微生物学实验室和卫生毒理学实验室等。本专业临床见习、实习医院为三级以上医院,专业见习、实习基地为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部门等。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态度,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具备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卫生检验检疫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毕业后能在疾病预防控制、环境监测、食品检验、职业卫生检验、出入境检验、商检、质检等检验检疫机构以及相关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从事理化、微生物、免疫学检验或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和卫生检验检疫学的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卫生理化检验、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和检验检疫的基本训练,掌握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卫生微生物、病原生物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较宽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 掌握生命各阶段的人体正常结构和功能及其异常情况下的各种变化特征;

  3. 掌握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研究的原理和方法,包括宏观的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方法及微观的毒

理学方法;

  1. 掌握卫生检验、卫生检疫、卫生监督、卫生评价的基本理论与知识;

  2. 掌握物理、化学与生物学危险因子的识别、检验检疫和评价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

  3. 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法规和卫生标准;

  4. 具备依据法规对人员、环境、卫生相关产品等进行检验、检疫、监测、监督、评价的基本技能;

  5. 掌握常用的理化和生物学分析仪器的基本结构、性能和操作技能;

  6. 具有对职业环境、生活环境、食品和生物样品等进行理化、微生物及生物检测、监测的基本能力;

  7. 具有一定的科研工作能力,有参与预防医学、卫生检验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发展潜能;

  8.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调查的基本方法,具有数理统计及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

  9. 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能力,能较熟练地阅读专业外语书刊。

四、核心课程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系统解剖学、生物化与分子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生物化学检验、免疫学检验、临床检验、卫生微生物学及检验、食品理化检验、水质理化检验、空气理化检验、职业卫生检验、生物材料检验、病毒学检验、细菌学检验、卫生毒理学、卫生检验检疫、实验室管理与生物安全。

五、标准学制:四年。学生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缩短或延长修业年限,修业年限为三至六年。

六、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七、毕业学分学时要求

课程类型

课组名称

修读

方式

理论教学

实验/实践教学

学分

合计

学时

合计

学分

比例

学时

比例

学分

比例

学时

比例

通识

教育课程

通识通修课

必修

41

93%

781

92%

3

7%

68/2

8%

44

849/2

通识通选课

选修

8

73%

136

100%

3

27%

 

11

136

学科

基础课程

学科基础必修课

必修

40.5

84%

691

65%

7.5

16%

367

35%

48

1058

学科(跨学科)选修课

选修

7

100%

119

100%

 

 

7

119

专业

发展课程

专业发展核心课

必修

25.5

36%

441

54%

46

64%

378/ 38

46%

71.5

819/ 38

专业发展拓展课

选修

9

95%

153

90%

0.5

5%

17

10%

9.5

170

集中

实践课程

第二课堂素质拓展与就业创业实践(含通识教育讲座、就业创业训练、校外社会实践等)

必修

按照第二课堂素质学分认定办法执行

体育健康教育

必修

 

 

 

 

0

 

8

 

0

8

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

必修

 

 

 

 

2

100%

34

100%

2

34

专业实践课程

必修

 

 

 

 

2

100%

2

 

2

2

总计

131

67%

2321

73%

64

33%

864/ 42

27%

195

3193/42

毕业总学分

195

八、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一)通识教育课程

1.通识通修课(共修读44学分,其中实验/实践环节修读3学分)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考核

类型

学时

开课学期/学分

小计

理论

实验

/实践

310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5

42

42

 

2.5

 

 

 

 

 

 

 

3100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4

34

 

 

2

 

 

 

 

 

 

310008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5

85

85

 

 

 

5

 

 

 

 

 

3100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5

42

42

 

 

 

 

2.5

 

 

 

 

310005

形势与政策

2

34

34

 

 

 

 

 

2

 

 

 

320001

大学英语1

4

68

68

 

4

 

 

 

 

 

 

 

320002

大学英语2

4

68

68

 

 

4

 

 

 

 

 

 

320003

大学英语3

4

68

68

 

 

 

4

 

 

 

 

 

320004

大学英语4

4

68

68

 

 

 

 

4

 

 

 

 

330001

大学体育1

1

34

34

 

1

 

 

 

 

 

 

 

330002

大学体育2

1

34

34

 

 

1

 

 

 

 

 

 

330003

大学体育3

1

34

34

 

 

 

1

 

 

 

 

 

330004

大学体育4

1

34

34

 

 

 

 

1

 

 

 

 

00S100

军事理论

1

34

34

 

1

 

 

 

 

 

 

 

00S100x

军事训练

0

2

 

2

0

 

 

 

 

 

 

 

922002

大学语文

3

51

34

17

3

 

 

 

 

 

 

 

912016

大学数学A

3

51

34

17

3

 

 

 

 

 

 

 

341024

大学计算机基础Ⅰ-D

2

34

34

 

2

 

 

 

 

 

 

 

341025

大学计算机基础Ⅰ-D上机

1

34

 

34

1

 

 

 

 

 

 

 

小 计

44

 

849/2

781

68/2

17.5

7

10

7.5

2

 

 

 

2.通识通选课(最低修读11学分,其中实验/实践环节最低修读3学分)

通识通选理论课

通用要求

包括人文科学与艺术类(含艺术类限定性选修课)、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类、自然科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类、生物科学与医学类、就业创业与国防教育类(含就业指导类、创业教育类限定性选修课,以及听、说、读、写等专项技能课程)、综合性课程(实验)类。

修读要求:最低修读8学分,每类课程最高修读4学分,其中包括1门艺术类限定性选修课、1门就业指导类限定性选修课、1门创业教育类限定性选修课。

专业要求

除通用要求外,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类各至少修读一门课程。

通识通选实践课

包括通识教育讲座、就业创业训练、校外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统一安排在集中实践教学周。

修读要求:最低修读3学分。

(二)学科基础课程

1.学科基础必修课(共修读48学分,其中实验/实践环节修读7.5学分)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考核

类型

学时

开课学期/学分

小计

理论

实验

/实践

341009

大学计算机基础Ⅱ-B(数据库应用技术)

2

34

34

2

 

341015

大学计算机基础Ⅱ-B(数据库应用技术上机)

1

34

34

1

 

212110

医用物理学

1.5

26

26

1.5

 

 

212111

医用物理学实验

0.5

17

17

0.5

 

 

212112

有机化学

2.5

43

43

2.5

 

 

212113

有机化学实验

0.5

26

26

0.5

 

 

212114

无机化学

2.5

43

43

2.5

 

 

212115

无机化学实验

0.5

26

26

0.5

 

 

212116

细胞生物学

1.5

26

26

1.5

 

 

212117

细胞生物学实验

0.5

17

17

0.5

 

 

212118

系统解剖学

2.5

42

42

2.5

 

 

212119

系统解剖学实验

0.5

26

26

0.5

 

 

212120

病理学

1.5

26

26

1.5

 

 

212121

病理学实验

0.5

17

17

0.5

 

 

212122

生理学

2

34

34

2

 

 

212123

生理学实验

0.5

17

17

0.5

 

 

212124

组织胚胎学

1.5

26

26

1.5

 

 

212124sy

组织胚胎学实验

0

14

14

0

 

 

212125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5

42

42

2.5

 

 

212126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

0.5

26

26

0.5

 

 

212127

医学微生物学

1.5

26

26

1.5

 

 

212128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

0.5

17

17

0.5

 

 

212129

人体寄生虫学

1

17

17

1

 

 

212129sy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

0

14

14

0

 

 

212130

医学免疫学

1

17

17

1

 

 

212130sy

医学免疫学实验

0

16

16

0

 

 

212131

临床医学概论

3

51

51

3

 

 

212131sy

临床医学概论实验

0

14

14

0

 

 

212132

分析化学

3

51

51

3

 

 

212133

分析化学实验

0.5

26

26

0.5

 

 

212134

仪器分析

3

51

51

3

 

 

212135

仪器分析实验

0.5

26

26

0.5

 

 

212136

卫生统计学

2

34

34

2

 

 

212137

卫生统计学实验

0.5

17

17

0.5

 

 

212138

流行病学

2

34

34

2

 

212139

流行病学实验

0.5

17

17

0.5

 

212140

卫生学

2

34

34

2

 

212141

卫生法规与监督

2

34

34

 

2

 

小 计

48

 

1058

691

367

8

14

10.5

9

4.5

2

2.学科(跨学科)选修课(最低修读7学分,其中实验/实践环节最低修读0学分)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考核

类型

学时

开课学期/学分

小计

理论

实验

/实践

212142

病理生理学

1.5

26

26

1.5

 

 

212142sy

病理生理学实验

0

8

8

0

 

 

212042

临床免疫学

1

17

17

1

 

 

212044

基因与疾病

1

17

17

1

 

 

212145

生殖与健康

1

17

17

1

 

 

212146

分子遗传学

1

17

17

1

 

 

212147

法医学

1

17

17

1

 

 

212049

肿瘤病理学

1

17

17

1

 

 

212057

危重病急救医学

1

17

17

1

 

 

212150

传染病学

1.5

26

26

1.5

 

 

 

 

212150sy

传染病学见习

0

14

14

0

 

 

 

 

212058

康复医学

1

17

17

1

 

 

212059

老年医学

1

17

17

1

 

 

212060

现代肿瘤学

1

17

17

1

 

 

212154

实验诊断学

1.5

26